济南三胜,我们去了其二,最后去的是大明湖。
济南大明湖,面积约46万平方米,其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书中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西两面则湖。宋代称四望湖,后渐堙塞。金代起,在元好问的《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而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中也提及到了大明湖的秀美特色,说其有山色湖光,应接不暇、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特点。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济南的大明湖,并不是陌生的,因为如果你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可能对里面的乾隆私访恋雨荷的爱情戏份,过目不忘。我们花了十元钱,坐上公园的快艇,驶向湖的东北角,登上雨荷亭后,抚摸着里面的桌凳,想象到姿态艳丽、才华出众的夏雨荷,和乾隆二人一起谈诗论对的情景,不免感谓万千,与他们一起情动大明湖了一番。
沿着湖边小道,走过一座石拱桥,于浓荫掩映之处,一所古式建筑,出现在面前,门前一对石狮,不怒自威,抬头往上看,牌匾上几个大字辛稼轩纪念祠,告诉我们,这就是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的辛弃疾的馆祠,细细一看,落款竟是陈毅元帅。看门前介绍,方才知道,该幢建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原为李公祠,即李鸿章祠堂,辛弃疾出生在济南,1961年当地政府改李公祠为辛稼轩纪念祠。令人难以忘记的是在东厢房内,陈列着毛泽东手书辛弃疾的词六首,毛泽东一生喜爱古诗词,尤爱辛弃疾词,据说,在毛泽东故居的藏书里,圈划最多的就是辛词。庭院东西两侧回廊,是辛弃疾诗词书法的碑廊,走到里面,迎面看到的是一尊辛弃疾全身的雕像,四壁则悬挂着辛弃疾生平事迹展览及他人书法作品,其中陈毅元帅的手迹吾爱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尤引人注目。
济南的大明湖,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蛇不见,蛙不鸣,这个现象,已经成为全国的四大生态迷谜之一,在明末诗人王象春的一篇文章,对此也有所提及,说湖出城中,擅奇宇内,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文中所说的湖,就是大明湖,由此可见,大明湖里听不到蛙声古已有之,且距今至少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的确如此,当我们细细观看,湖中不乏有青蛙,但的确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导游打趣说:大明湖里之所以青蛙不叫,和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乾隆每次下江南,都要路过济南,时常在此歇息。走到大明湖时走累了,就想在湖边小憩,可刚刚入眠,就被哇哇的蛙声惊醒,他一气之下,下令不准湖里的青蛙鸣叫,从此以后湖中青蛙就不再叫了,我们笑过之后,知道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这个现象实际上另有其科学原因的。据专家研究发现,大明湖中的蛙不鸣现象,主要与湖中水温有关:大明湖是由众多的泉水汇聚而成,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济南的泉水很旺,深处的泉水温度较低,汇聚到大明湖里以后,使得整个湖水温度都较低,青蛙在如此低的水温下,不能发情鸣叫,所以自然就听不到它们的声音了。
泉城济南的三处胜地,正是以它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招引天下游客慕名前往游览,也正是如此,几天过后,我们也是久久难以忘怀那趟泉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