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作文素材3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篆刻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篆刻的作文素材(1):
房梁上栖息着什么,我希罕仰望沉默,夏风徐徐吹拂,眼神仿拂穿透钢筋水泥楼顶,看大篆小篆在夜空闪烁,国风从厚重的历史走来,黄河随北氓的地势浮波,方块文字任刻刀琢磨回原来的样子,像刚刚直立的奔跑,也似婴儿安祥的酣睡着,文字是有向心的魔力的,可心又是什么.收回追本溯源的眼神,咀嚼逆流而上的思索,不知不觉,朝曦涂霞中国。篆刻的作文素材(2):
也许因为它画面美丽,也许因为它历史悠久,或许是它艺高技巧,我爱上了这门独特的艺术――篆刻
说它画面美丽,那是有各种笔直弯曲的笔画和线条组成的它可以刻上“中国印”飘向世界各地;可以刻上名人名言,永伴左右它可以画上火红的绸带,扭出我的欢乐;画上五星红旗,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心上
说它历史悠久,篆刻的发源可以追随到秦朝前后三千多年历史,推动了篆刻的飞速发展篆刻可以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的一颗明珠
说它艺高技巧,如果没有灵巧的双手,哪里来如此气势磅礴的字,栩栩如生的画
一刀,一划中的专心仔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选刀选石,都需要较好的审美观点与对青田石的认识青田石,不仅在刻画作品,也在刻画自己的性格
篆刻,也许是我课余生活中的第一选择了不记得多少次妈妈叫了好几遍,还不肯放下手中的刻刀去吃饭;不记得多少次八点半之后,还不舍得去睡觉;不记得多少次外婆来整理这满是残白石灰的书桌……
一进我的房间,你最先看到的便是我那些整齐排列着的篆刻作品有阴刻的,也有阳刻的;有粗笔画的,也有细条纹的刻得好,心里自然特别自豪;刻得不好,虽然会有些失望,但我也把它保留下来了因为,它记录着我进步的一点一滴
篆刻,陪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篆刻,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篆刻,帮我改正了粗枝大叶的毛病;篆刻,让我了解了古老的中国历史文化……
既须劳动,又要动脑思考,这是多么有趣呀!
篆刻的作文素材(3):
篆刻,它古朴里有丝新雅,使人从方寸天地里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篆刻时,老师告诉我们学篆刻要先学临摹,再上石,最后再用刻刀刻。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习中,我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老师还告诉我们:印文分为两种:白文和朱文。白文是在行刀时把字的每一笔划全部刻掉,使其字凹下,印面凸出,这样打出印来就是红底白字;朱文,就是白底红字,篆刻方法与白文相反。印文因形式不同,风格也各有千秋。白文,浑厚平整而庄重;朱文,清新秀雅而生动。
老师先教我们描印稿,先将宣纸放在印稿之上,然后用笔进行描。我刚开始描时,经常出现偏差,不是这边少一笔,就是那边多一笔。篆刻时,一定要仔细,不能马虎,要不就被刀划伤手或者多刻了一下。刻错了还要用砂纸磨掉。有时候,刻了磨,磨了刻。有一次重复了好几次,还是刻不好。当我准放弃时,老师对我说:没关系,继续刻,坚持就是胜利!我又继续反反复复的刻着。经历千辛万苦,我终于刻完了,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
篆刻,陪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篆刻,帮我改正了粗心的毛病;篆刻,让我了解了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
我认为篆刻是非常容易入门的一门艺术,一下午的课程你就基本掌握了最基础的方法,适合每一个人,在这一点上近似于大众艺术,然而,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你就越难以做好,并不是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像有些人写了几十年的汉字了,也不能成为书法家,这需要的是毅力加上领悟力。以印稿的布局为例,最让我感慨的也许是那些字的变形,加长,缩短,字与字的组合来迎合印稿布局的疏密,美感,也许这里融入了篆刻家们更多的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我的名字是三个字,本来打算刻四个字的印,发现自己的名字写出来疏密太过失调,于是我就把姓作为一个单独的字,把名字的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根据印面的需要做了些变形。小小的方寸之间,不仅仅能反映一个人的美术素养、书法艺术,还能反映他的刀工、态度、知识素养等等很多,小小的方寸之间果然有见天地的雄魄。
篆刻从春秋战国经汉唐再到宋元明清,一路走来不断地发展完善,是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脉,在现在传统文化衰败的现代,篆刻作为一门艺术与以前相比,被很多普通民众所忽视,可喜的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出现了篆刻的身影,在2009年篆刻被申请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一路走来,当然,也会一路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