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于我而言,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我熟悉他的诗文,更熟悉他的豪迈、旷达——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评价他。
然而,当我今读及“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时,不仅黯然神伤,这笑,这自嘲的笑是多么无奈、多么失望。我又能去哪儿找寻那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呢?
恍惚间,我感到这是个陌生的苏轼。
阅读着他的的人生履历,我渐渐感到他的豪迈是一种出于无奈的妥协罢了。他内心深处,仍应是悲哀的吧。
我以为,无奈者有二,其一是无奈于命运,其二是无奈于世道。
命运,苏轼初仕未就即返乡戴孝,便从此再没得到与其能力相称的职位。而立之年的他已经历了至亲的离去,孤身一人怀抱着满腔的报国热血,志于天下,偏偏命运作祟,风华正茂的他被远派黄州。这首赤壁怀古便是于黄州所作。
有人将之解读为“豪迈”“旷达”,我不禁哑然,一个壮志满怀的青年,何与之谈“释怀”?
其无奈之二在于世道。
一袭乌台诗案,遍散知亲之心。有文料记载,苏东坡身陷案中时,曾收到好友来信劝勉他改过自新。连密友都不能知晓自己的心声,他莫不是孤独的?于是有前赤壁赋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那个意气风发的“豪杰”竟有似这般兴致品悟人生哲理,其孤独可见一斑。想到这里,我不仅慨然,我心中的东坡似乎未曾年轻过、总是体悟着生活意义,不曾真正潇洒,不曾真正快活。后赤壁赋还有“哗然长啸,草木震动”之句引我遐思——莫不是“盛宴之后泪流满面”的真实写照?长期的抑郁积淀成为一声长啸,而长啸过后更是愀然,回想现实,哀己不尽。最无奈的其实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了不向对手示弱,他不得不强压住内心的悲哀,化悲为壮,以圆出一个“旷达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