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玉
树哀歌今天是全国哀悼日.。为了在青海玉
树地震中不幸逝去的的二千余生灵。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早上还睡了个懒觉。只到上我们的专业课—侵权行为法时,老师平实却真切的提出这个话题时,我才这到了这件事。当时我只是觉得很平常,真的,因为我没有身临灾区,加之在学校的信息的闭塞(很多是自己的原因,在此深刻检讨),我很难体会到这次地震带给灾区人民的伤害到底有多大。说的再直白点,之前我对玉树的地震抱着的几乎是麻木的、无所谓的心态。这几年灾害频发,地震,暴雪,洪水,飓风,干旱等等灾害一次又一次的让人类在自然力面前颤抖、流泪。每一次都会很伤心,都会为我们自己生活的安逸感到欣慰。这同时也让我们对灾害感到习以为常,对别人的痛苦的漠视。我很难找到一种理由或者内心触动让自己去哀痛、哭泣。然而,老师的一句话却是真正的感动了我:我们要为自然,为生生命而敬畏,一个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民族才会得到升华,才会真正强大。是的,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法国《人权宣言》开篇的豪言壮语。我们无论在世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何差异,所享有的地位有何差别,我们作为一个抽象的生命意上的独立个体是没有差别的。这其中可以阐发出两个内涵:一是人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而是恰如杰斐逊所言的同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再看看灾区的苦难的人们,他们在自然灾害面是多么的无奈:就在那一疏忽的时间,财产乃至生命都被无情的夺去,他们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只有哀痛与哭泣。逝者的生存权,追求幸福的权利都落空了。这不能归结于他们自己的过错,不能弥补,所以这才叫灾害,叫做悲剧。对于他们的不幸,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反思,都应该有所触动。或许地震离我们还很遥远,或许自然灾害永远也不会降临到个人头上。但是,这都是事实上的,是事后的结论。从逻辑上说,每个人每一天都有可能遭受重大灾害,这就像海德格尔所说“人是向死而生的”。之所以我们每一天都完好无损甚至是还能经历到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这一切都是自然的赏赐,是生命的福祉。我们因该敬畏自然和生命,为死者
哀歌,为生者祈福。今天真的是全国哀悼日:所有娱乐场所都关闭了,电视节目也非常凝重肃静,就连网页都是变成了悲哀氛围的背景。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了我们真个民族内心为地震灾区不幸逝去的人民感到深深的哀痛。或许这一切有一点形式的东西,有一点行政色彩,而形式化的东西不免让人感到厌烦。但是,什么事形式,什么是实在?任何实在哪怕是最真切最实际的事情都是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外衣的。到底什么事实在?我想用通俗的话表达,那就是情感和行为统一,或者是出于内心情感的行为,或者说是“作秀”的对立面。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那么众多,一切的重大的活动都需要政府组织,需要命令。看看国家领导人肃穆,庄严的表情,看看全国上下的一致行动,还有什么理由说是形式化的东西?生命是人最重要的利益,而生命的逝去是最令人感慨的,这可能是人们“物伤其类”情节的一个表达。我想到了人们对印度博帕尔惨案受害者的悼念的情形,想到了为弗吉尼亚大学枪击案死者秉烛哀悼的情形。我们为他人的不幸感到悲痛,这本身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珍视,体现了我们心灵的厚重与伟大。逝者永远的走了,而活着的人还得坚持走在人生的路上,去面对灾害与挑战。看到全国为灾区捐款的消息,我为灾区的人们感到的生的希望。一个民族真正的认同与凝聚力应该是用每个人的关爱与风险区化解社会的风险的。我为玉树
哀歌……灾区不幸的人们,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