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受过蜕变之痛后,我开始尝到甜头。在练习新舞蹈古丽米娜的休闲之余,重温了之前的舞蹈。视频里的我,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只想舒展翅膀,用骄傲的姿势飞翔。原来不知不觉中理想的样子已初具雏形,我记得那时随着音乐舞动的自己,自信轻松,眼里闪着炯炯的热情和嘴角无法掩盖的浅笑。
不知何时起,对舞蹈已着迷到这个地步。
在高三这年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训练里,量变终是转化为质变。我渐渐悟出舞蹈的意义: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用眼神,五官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用灵魂牵住他们心绪,轻柔地邀进自己的世界,来一场心魂的共舞盛宴。而舞蹈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观众表演,更在于精神上的独舞。
站在舞房,身前身后的镜子使得空间分外宽敞,一个小小的自己站在中央,偌大的空间只属于我一人,心里有种别样的安定与舒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腰杆不自主挺得笔直,仿佛浑身都自带特效。就是这种感觉,让我爱舞蹈爱的深沉,无法用语言形容。对着镜子里的那个人,纠正每一个动作哪怕是指尖也不放过,用身心感受气息的一提一沉,思考怎样去衔接每一个音乐点,领悟一停一顿之间重拍想要表达的含义,此处又应用什么样的感情去展现。
舞蹈不仅使仪态肢体发生变化,更能让精神、心境得以提升。
首当是自信,也就是在某一天,偶然间望见镜子里的我不再紧紧抿着嘴唇,扯着衣角,而是亭亭玉立,眼里透出一股清澈且从容的味道。自信的底气,来自数以万计的练习。苏轼在画竹前,心里便有竹的样子,说明他熟练到足够自信。当你学会挺起自卑的脊背时,那么成功已站在不远处等你。胸有成竹去做一件事与畏手畏脚做事,差别甚大。
其次是激情,老师曾说舞蹈的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师领我进门后,自己开始摸爬滚打探索新世界。在一片无知的领域里,犹如蹒跚学步的稚儿,每踏出一步都充满欣喜与好奇,对每一次去舞房都带着憧憬与激动。哪怕四十度的高温,也想在烈日下跳上一天。怀揣着这份激情,我愿一直跳到古稀之年。
最终是自律,知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可见每日练习的重要性。我认为,并不是强制你要终日训练成为著名舞蹈家,若能享受其中之趣,感悟舞蹈之真谛,那更好不过。带着这样的心境自律,能使你变得优秀,优秀方能成为一种习惯,这些习惯在体内悄然生根发芽,深入骨骼,是每日快乐生活的精神钙片,从一只丑小鸭到一只白天鹅的过程,无他,习惯而已。自律已植入骨髓,习舞已习进心中。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也不问。你的坚持终会让经历的苦难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