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一株菖蒲,挂上一束艾蒿,卷起层层脆绿的菰叶,飘起缕缕清悠的米香,饮下一杯雄黄酒,划起五彩竟渡的龙舟,一曲回荡千年的《招魂曲》,激起我们壮丽的爱国豪情。
五月的端午,飘香的菖艾,香甜的粽子,飞渡的龙舟,本是一个欢快、温馨、热烈的节日,本是一个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节日,只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渊源,只因为它留下了太多的优美的传说,只因为它传承着太多的古朴民风,总是给人太多的记忆。曾记否?二千多年前,一个身穿长衫的诗人,在“南阳庙”里与耆宿妇孺畅言灯下,“游罗城”时随农夫躬耕于田垅之中,“独醒亭”前,他又与渔父张网于汨罗江上。一卷《离骚》吸取了民间文学的营养,把酒《天问》《九歌》不是撕肝裂胆的长啸,充满爱国激情的《九章》汇成了忧国忧民的九曲回肠。他虽“长呔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艰”,与生活在最低层的山民们水乳交融,但“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长叹……“城破心欲碎,与石投怒江。化作清风去,以死殉国殇。”他在国破家亡的今天,问天无语,问地无声,满腔的悲愤,如五月的草木一样疯长,像大地山川般苍茫,他怀揣着《怀沙》,纵身汩罗江,以死明志以死警世,以死不辱国家,以死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以死诠释了一个民族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之魂,他的这种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这种忧国爱民的精神,震撼了一个民族探索真理的心灵,挺起了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斯人已去,去的是他的肉体,论的是他那感人诗辞,传的是他的魂魄,他的精神穿透了两千多年的时空,已经深入了人心,他的爱国精神已经积淀了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与传统,丰厚了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精髓,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