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写作文“我的
妈妈”,特别是老师要求写完后要当众朗读,于是小孩子参杂着童真和攀比心态“制作”出来的“
妈妈|”,全部温柔美丽、勤劳大方;到了中学,书面不能再写成“我的妈妈”,要题作“我的
母亲”,仿佛是“
母亲”伟大于“妈妈”,也仿佛真的是年龄丰满了心智,言辞毙去了“浮夸风”,渐渐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大学时代,题目缩至“母亲”,简洁却又是何等深刻包容,那时离家千里之遥,提笔落字时,思念、悲伤、忏悔夹杂着眼泪
一股脑的都洒在了稿纸上。今天再写关于“母亲”的文字,很想像小时候
一样单纯快乐,然而却不能了,只好零星的回忆、咀嚼。小学时的妈妈,在我放学时,总是站在校外的梧桐树下静静的等我出来;中学住了校,可放假回家时,她也总会在汽车站的出站口张望、徘徊;大学时的
母亲呢,听爸说,三天两头地打开相册和我儿时的田字格,就这么翻来覆去的看……相册里面有一张我儿时和妈妈的合影,那时她才三十出头,烫着一头乌黑时髦的卷发,神采飞扬;中学时候的
母亲,时常边梳头发,边从木梳上一缕一缕的摘下她灰白的落发;大三时回家,母亲头上罩着一条白色的手帕,掀开它,那发丝间透出鲜亮的头皮,让人心疼啊……记得小学时,妈妈的手真巧,我的毛衣、毛裤、袜子、还有那只威风凛凛的坦克帽,无不出自她那双魔术般的双手;中学时,母亲的竹针、毛线就很少再“打架”了,它们相安无事地睡在箱底,可当我放假回家时,母亲都会拿出我的衣裤鞋袜缝来补去;大学时,有天晚上,母亲紧皱双眉,双手高举针线,对着灯泡穿了一下又一下,末了,丢给我,叹着气说,这眼睛真的老花喽……前段时间回到家中,晚饭后,我常陪着母亲去散步,有时,我走着走着就停在原地,等待母亲跟上我的步伐或有意让她先行几步,当我看到母亲喘息时起伏的胸背,我意识到,母亲真的老了,她再也不是那个相册里扎着两条黝黑大辫儿的姑娘了。有一次,她见我这么盯着她看,她略有感知的说:“咋了?是不是看你妈老啦?”我微微点点头,她用手缕缕头发说叹道:“人嘛……”哎,母亲,不,我想像小时候那样,嗲嗲地
叫一声——妈妈。我多想回到从前,并永远拒绝长大,虽然会劳烦你继续照顾我,但我也要留住你的美丽年华,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