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董川村,北临黄河,地势较洼。河水源源不断经我村流向博兴的麻大湖,水资源丰富,盛产稻米。村周围排水沟渠纵横交错,其中村南一条最大,可称小河,一直通向渤海。大小沟渠一年四季从不干涸,水中鱼虾挤挤挨挨,真是鱼米之乡。尤其到了秋天,一望无边的稻田金黄一片,煞是喜人,辛勤的汗水换得了丰收的结晶,乡亲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稻田旁的小溪里,到处是螃蟹横行的足迹,此时正是捉螃蟹的好时机。
“七上八下”是家乡螃蟹的生活轨迹。在农历的七月份,它从遥远的海湾长途跋涉逆水而上,到咱这食物充足的浅水里产卵;到了八月份,它完成了任务就顺流直下回归海湾。这时我们就拦路捉蟹。
吃罢晚饭,我和弟弟带上照蟹的用具来到白天看好的地方。在村东的小桥上,我们停住了脚步,把带来的苇帘子下在桥底的流水里,挡住蟹的去路,在桥前一侧点亮灯笼(成熟的螃蟹昼伏夜出,寻亮追光是螃蟹的特性。只要看见有灯光照射,成群结队的螃蟹就会在“指路明灯”的“引导”下召之即来。我们就利用蟹的这个习性捕捉。)等待蟹的到来。当我们欣赏秋色夜景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串水泡随流水来到苇帘前,只听帘子上刷拉刷拉地响,一会儿,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吐着泡泡,像幽灵似地伸长毛绒绒的爪子向灯光处移动。弟弟在灯笼上方探头一看正是一个大个的螃蟹,抄起带把的网兜向螃蟹扣去,螃蟹那双花椒粒似的黑眼睛立棱着,警惕地巡视周围的一切,一看灯笼后有人,急忙连滚带爬“咚”地一声逃回水中。这家伙真机灵,不好逮,得想个办法,我灵机一动摘下帽子挡在灯笼后面,这样它就发现不了我们了。又是一阵漫长地等待。突然,灯笼处刷刷直响,灯笼也在晃动,灯光在水面上摇曳。不知什么时候,几只螃蟹为争灯光在灯笼底下打起架来。我俩一见,睡意顿时消失,精神抖擞,也没来得及拿扣网,绕过灯笼伸出双手,每人摁住两只螃蟹,抓过来一看是俩公俩母。公蟹个大,两只巨鳌努力张开向我们示威,鳌上土黄色的绒毛顺势滴着水。母蟹虽个小,鳌也小,但最肥,蟹黄最多,看罢急忙把它们放进肥料袋子里把袋口扎好。此时,螃蟹像赶会似的,向小桥两岸爬来,如同进攻山头的敌人,弄得芦苇、蒲草在灯光下晃动。我们兄弟两人在小溪的两岸,一会儿用网子扣,一会儿用手抓,十分忙碌,浑身冒汗。
看看袋子里的战利品,非常兴奋,等拿到集市上卖了就有学费交了,我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家,明天还要上学。路上发现到处灯光闪闪,星火点点,“挑灯夜战”的捉蟹人,通夜不息,景色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