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外公,也就是我的太公公,在94岁高龄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妈妈说太公公参加过新四军,这不禁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缠着妈妈给我说一说太公公的故事。
在我的印象中,太公公是个慈祥的老人,总穿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整整齐齐的。听说太公公在四川参与剿土匪,有一次他只身前去执行任务,遭到了敌人的追杀。途中正巧有一片坟地,太公公灵机一动,躺着装死才躲过了敌人的追杀。太公公的手脚一到冬天都会开裂,据说就是那次落下的病根。
为了让我更充分了解太公公的经历,妈妈带我来到了位于高淳老街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一块块青石板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历史。在那里我知道了,1938年,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由皖南出发向苏南挺进。兵分3个纵队,越过敌人的铁路封锁线,抵达宣高边境的狸头桥。陈毅率领第一支队由狸头桥登船,渡过固城湖,抵达高淳县城,分驻在淳溪镇及附近村庄,司令部设在县城淳溪镇吴氏宗祠内。妈妈说,太公公就是在狸头桥加入新四军的。
在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展厅,展出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重现了那段光辉又艰苦的岁月。我看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使用的大刀、长矛、机枪以及缴获的日本军刀,更有陈毅写下的《东征初抵高淳》。“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廿载前。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读着这首诗,我不禁为自己是高淳人感到自豪。
如今,高淳已经是个现代化的小镇了,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固城湖螃蟹,还有美丽的国际慢城。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烈,不能忘记许许多多像太公公一样的先辈们,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