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作文4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个关于乱世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乱世的作文(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丞相横槊赋诗感叹人生苦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武王叱咤风云抒发政治抱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阿瞒积极进取高唱雄心壮志。
——题记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够正确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他既不会自轻自贱,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的贬低他人,他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他只愿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是因对手的缺陷而使自己获胜。他没有时间幸灾乐祸、没有时间谈论别人,更没有时间隔岸观火。他只是忙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他不会计较在某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他就是枭雄孟德!
作为一代乱世枭雄,他精通音律、善赋诗歌、运筹帷幄。如果没有他的“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哪能突出刘备孙权的昏庸奢侈?如果没有他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的生产和社会的秩序,哪有其子曹丕政治上的卓越才能?
就算火烧赤壁、败走华容道,他依然壮心不已、志在千里、东山再起,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作为一位父亲,他精心的指导每个儿子的长处并试着弥补他们的不足。因为有他,所以有了曹植曹丕文学上的成就,在其三者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人物的建安文学,被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他的诗歌大多朴实无华、积极向上、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反应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千秋霸业传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诚然,我们不能否定《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精品,但它将曹操历史形象反面的扭曲或多或少叫我感到有些无奈。更可悲的是,一直有人把演义中曹操的艺术形象定义成了他的历史形象,让这样一位有作为有理想的英雄几千年来被世人所误解。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就算《三国演义》把曹操写得更奸险,再尖锐刺耳的讽刺声也盖不住曹操的铿锵歌咏,再漆黑阴冷的陵墓也挡不住曹操的一生光辉!放眼历史长河,曹操确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代雄杰,他应当为后人所敬仰!
乱世的作文(2):
娉婷而立,白布衣裙,手执经书,朱唇微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易安,是你吗?
你回过头冲我莞尔一笑,点点头。易安,为什么你的词里满是忧愁?你轻叹一口气,看向远方:国破家忘,亲人尽去,独留我一人凄凄惨惨。我看着她的样子,有些心疼:易安,故人已逝,尘埃落定,何苦再去想念,平添烦恼?我知你继承亡夫遗志,继续编撰《金石录》,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是呀,这样也挺好的。她若有所思,双手轻抚书册。看见她眉头舒展,重新拿起书册撰写,我舒了一口气,轻声走出她的房门,回到我的课堂中。
长发轻挽,眼含嗔怒,声音铿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易安,何事让你如此愤怒?你回过头,脸色更加沉重:金人入侵,可恨朝廷一味退让逃离,丝毫没有抵御敌寇的想法和行动。若我生为男儿,定要做项羽一般的人物,誓死保卫国家,坚决不向敌人屈服。我看向易安:我只知你是个满腹才华的弱女子,却不曾想你有这般志气。你叹了口气,脸色由愤怒转为失落:纵然我有满腔热血,可终究是个女子,无法付诸实践。我伸手拿掉她肩膀上的落叶,看着这张消瘦的脸庞:时代的局限让你无法施展抱负,我深感惋惜。但你可知,你的爱国之情、你的才华对后世影响有多大?嗯?她疑惑地看着我。我转过身:易安,做不了的事就不要去想它了,晨起梳妆,对景唱词,去过你的自在人生。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易安,快梳洗一番,我们去看看院中是否还有海棠。嗯,马上就好。你欢快地应着。拉着你的手,呼吸雨后的空气,看蝴蝶在丛中飞舞。我看着你开心的样子,低声说道:易安,多希望你以后也能像此时一样欢快!嗯?你微斜脸庞,疑惑地看着我。
乱世佳人何其多,貂蝉、玉环、昭君无不比你貌美,可我只心疼你小女儿被迫国破家忘的遭遇,只赏你刚柔兼具的才情。
乱世的作文(3):
自盘古混沌初开,至改革开放之风吹拂大地,已有上下五千年矣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思想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逐渐以年轻与活力替代了年老的竹节而破土而出并非一朝一日一招一式之功,起义失败,再起义,成功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太宗说得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首历史,必然能得到对现在有益的东西
然历史就如不断向内延伸的沙滩纵使你舍其一生,也无法将每一颗沙砾都琢磨清楚;纵使你聪明绝顶,也无法感悟每一件事的真谛因此,读史也应如对待外来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经典,以便舍弃与其相似的历史或一眼带过
不久前,我便选择了被广为流传斗智斗勇的东汉末年的一小段历史这段历史与滚滚而过的历史长河相比亦如广阔沙滩中的一粒颗粒但当你能够真正用心去思考这段历史时你就会发现:一粒,足矣
主要或专门介绍这段历史的文献主要有两本:《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前者是明朝罗贯中所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而后者则是西晋文官陈寿所著前者虽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却终究是一本小说,里面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因素,有人评价其为“七分实,三分虚”为了避免被作者或许存在的主观思想所误导,因此我选择了身为史书的《三国志》
《三国志》开篇便是魏书武帝操传,毕竟是由魏国发展而来,晋朝仍保留着一些尊魏的观念,固把魏书放至开篇也不足为奇下面我就对曹操的两件事略抒己见,以起到抛砖引玉之用书中记载曹操小时候放荡贪玩不学习,没人把他当回事,但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却特别看好他
桥玄还曾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由此我发现东汉当时虽未覆没,但已颓废无比,对世人的言论根本无力加以限制,以至桥玄可以不讳礼法地放出豪言“天下将乱”第二,曹操传中通篇皆称其为太祖,可以看出曹操在世人中的信仰与威信,而非人们心中的奸臣形象光和末年,黄巾贼现于世,曹操奉命讨贼,后被迁为济南相打击豪强,阻止迷信活动,使济南郡都安定下来,于是皇上提拔其为东郡太守,但曹操却没有答应,而是谎称生病辞官回乡
看到曹操这与众不同的举动,我也产生了疑问并给出了几个猜想:
一经过战事的曹操希望回家静心修养,以备更足战力
二战争中的曹操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回家继续学习
三通过黄巾起义他发现了东汉的颓弱,回家可以阻止起义
四东郡也许有某种缺陷,例如地势偏远或人口稀少无发展空间等
五辞官不任可以在乱世前增加他的威信通过以上拙见可以看出古人在乱世中生存获胜的智慧已深深烙于史书中,只要你用心思考,总是能够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虽说中国现在和平安定政局稳定,但在经济上与对手与国外之间的竞争却是日益风起云涌,因此,让我们从历史中另辟蹊径,在“乱世”中生存把!
乱世的作文(4):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随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