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炊烟的优秀作文5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条关于炊烟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推荐】炊烟的优秀作文(1):
不知从何时开始,炊烟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我不清楚,是炊烟背叛了人们,还是人们背叛了炊烟。
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有着山的坚韧不拔。习惯了炊烟的我,来到这个大城市有些茫然,也有些落寞。
上小学的时候,我寄宿在学校,每周五回家。回家的路上我饥渴交迫,整个人像灌了铅一样,艰难地迈着步子。可当我看见远处的炊烟缓缓上升,就会感觉轻松了许多。我仿佛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仿佛看见了农妇们忙碌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不由自主的,我想起了自家的炊烟,想起了我温馨的家。炊烟驱散了我的疲劳,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炊烟是一杯充满童年回忆的绿茶,越品越有味道。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迷恋上了野炊。偶有空闲,班上的同学三五人作为小组野炊,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带食物,如米、鸡蛋、青菜,有的负责带炊具,如炒锅、菜刀、砧板,还有的负责其他事项。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目的地。女生淘米、洗菜、切菜,男生上山找柴禾,垒块搭灶,不一会儿,“各家”的炊烟都升了起来。炊烟袅袅,这一簇,那一簇,我们的欢笑声在炊烟中飘荡。饭做好之后,在草地上铺上一块布,把所有的菜都陈列在上面,相互品尝,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与满足。如果当时我们有一副相机多好啊!这样就能永远记录这美好的时光了,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不可能。一个靠相机记录的时代和炊烟的时代是相抵触的。那份幸福是相机所不能记录的,它只能珍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永远,永远。
炊烟是能解乡愁的酒。只身来到大城市的我,不习惯城市的奢侈与繁华,相反,我更怀念炊烟的质朴与平实。一缕缕炊烟徐徐上升,微风吹来,它像孩子一样调皮地躲开了,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留下一丝痕迹。充满愁绪的我总爱把自己的忧愁寄托在炊烟中,要么直冲云霄,要么飘荡到更远的地方。
我没有勇气和城市的人谈论关于炊烟的话题。我怕遭来讥讽,我怕遭来鄙视的眼神,我怕被排斥,我对炊烟的那份情只能珍藏在心间。
城市正在一点点征服乡村,把城市的文明也一起注入了乡村。在大城市中,也有烟,但那不是炊烟,而是工厂排出来的滚滚浓烟。没有一丝美感,让人看见了就恶心。我真害怕有一天炊烟也会被它所代替。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或许炊烟注定只能寄居在我的旧梦里。我并不奢求在这旧梦里做新梦,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给我一片小小的天空,让我用心轻轻地触摸炊烟。
“遗憾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试问,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几个人还记得炊烟呢?炊烟正在一点点淡去,这是炊烟的悲哀,还是人们的悲哀?
【推荐】炊烟的优秀作文(2):
久未见到奶奶,甚是想念,终于在白雪飘飘的时节回到老家。步入厨房,只见熊熊的烈火在炉子中漫步,纱布般缥缈的炊烟在空中弥漫,奶奶正在烧菜准备晚歺,我也就在炉前坐下,那温暖的气息、美丽的火焰载着我飞向了记忆的深处,身边,是朦胧的炊烟
儿时的我特别贪吃,各种零食都是我的最爱,面对如此好吃的我,大人们毫无办法,只好让奶奶做各种好吃的菜给我,谁知,我立马爱上了奶奶用她那起茧的双手做出的美食,把那些零食冷落在了一旁。
做菜,就要生火。只见奶奶坐在炉子前,手抓一把枯黄的稻草,用打火机点着,待手中的稻草吐出红色的火焰之后,便放进如怪兽张开血盆大口的炉中,再放入几根带着松香味的干柴,等火旺了后,便开始烧菜。奶奶在一旁烧菜,而我则坐在炉前望着那虚幻的炊烟,不刺鼻、不熏目,带着松香的气息,透出爱的温暖。我更喜欢看着孩子般调皮的火焰,盯着它们被风吹红的发梢,还有它们橘黄色的短裤,它们要是生气了,就会迸出金黄、细小的火花,还发出滋滋的声音,我突然想到了奶奶的头发,像一簇苍白的火焰在黑色的草原中燃烧着。我轻轻一吹,火势就会蔓延,火焰们似乎也有古时的封建制度,中间一大窜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君王,而周围的则是君王的大臣,它们随时准备着为君王献出自己的火力,在君王快要熄灭时,为它牺牲,我似乎被它们感动了,眼湿了,火焰照亮了我的脸,我的泪
我闭上眼,享受着,越靠越近,火焰仿佛在我的脸上绽放,奶奶见了说:傻了吧,靠这么近!这句话随着炊烟的飘过,我往后退了退。菜烧完了,奶奶用勺子一口一口喂我,吃完嘴上还留着炊烟的香味。火还未烧尽,奶奶抱着我,望着火,对我说:你长大了以后一定要用火焰般的热情去对待生活,对待别人。我的心里仿佛落下了火种,似懂非懂地点头。我渐渐困了,眯起眼,眼中只有那一团火,迷糊中,奶奶说:你要是像这一样,身在处,心在何处,就好咯!奶奶就不用天天盼着你了!我睡着了,鼻中萦绕着松香的炊烟
菜好咯!奶奶洪亮的声音把我从回想中拉回,吃完饭,奶奶与我共坐阶前,明月映长空,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只是奶奶不再抱着我了,我靠在奶奶的肩头,围绕着我的,还是松香的炊烟,是奶奶朴素的爱。
【推荐】炊烟的优秀作文(3):
好久没见到外婆家的炊烟了,很是想念。暑假,我和妈妈坐火车来到外婆家的乡村,一幅秋色的景色呈现在我的眼前,高兴的是又能见到外婆家的炊烟了,炊烟随着微风慢慢的飘向远方,让我感到那么亲切,有炊烟的景色是那么的迷人!
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可以看见周围有许多五彩缤纷的小花在向我招手,再往前走,可以看见农民伯伯们在金黄的田野上收割稻子,他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外婆房子的屋前有一条涓涓细流汇成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有几只小鸭子在嬉水玩耍,还能听到小鸭子那兴奋过头嘎嘎的叫声在上面回荡;周围还有一些人在小河里洗衣服、洗菜。河边还有郁郁苍苍的柳树安静地欣赏着这一切,又像一名名士兵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柳树的枝条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屋后有一个菜园,菜园里的蔬菜有很多:黄瓜、青菜、辣椒菜园里蔬菜的颜色驳杂,外婆告诉我那些蔬菜是没有喷农药的,吃起来肯定天然美味。
到了晚上,我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来吃,这时,母鸡、小鸡们都跑过来围着吃我们掉的饭粒,没农药的蔬菜果然味道不一样!清甜清甜的!吃完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在大树底下坐着椅子乘凉,聊天说笑,享受着乐趣!
这就是我外婆家的乡村,它是一幅独特的风景画,令我如痴如醉,我爱外婆家的乡村!
【推荐】炊烟的优秀作文(4):
一回到故乡,那炊烟便紧紧锁住了我的视线。
在乡下,炊烟是最常见的风景,正如赵丰所说乡下不会没有炊烟,炊烟是他心中的一份坚守。于我来说便又添了几分私欲,每每看见炊烟,那舌尖的馋虫便一发不可收拾。
老屋前,炊烟下,依稀可见奶奶的身影。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可她那一手高超厨艺却不因此褪色。那灵巧的双手总会从热气腾腾的锅里端出一大碗美味的家乡菜,乐呵呵地看着小孙儿大口扒拉着饭菜,一脸慈祥。
而我对故乡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奶奶那香喷喷的蛋炒饭了。
曾记得幼时,故乡的清晨总是冷冰冰的,小懒虫迷恋被窝的温度而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此时奶奶便会踏着小碎步走进厨房,揭开锅盖,洒上一圈油,坐在灶前,点着稻草,塞进灶膛,待那金灿灿的香油在锅里噼里啪啦地跳起舞,便一手将隔夜剩饭倒进锅里,伴随着嗤啦的声音,米粒麻利地来回翻动。等到了火候,她啪啪敲开三个鸡蛋,蛋清蛋黄杂糅着,包裹住米粒,再向锅里撒些调料,不一会儿,氤氲的香气便弥漫整个厨房。最后,奶奶抓起一把葱花撒在饭上,这一碗美味便真正出炉了。馋馋的我亦是被这香气唤醒,乖乖地起床了。
炊烟袅袅,萦绕在老屋上空缓缓升腾,交织错落中仿若幻化成了老家的轮廓。
斗转星移,岁月又扫过一圈轮回。重拾故乡,村头的老树佝偻着身躯,萧瑟的寒风席卷枯叶去了另一个季节。草场上的大石磨静静地躺着,仿佛亘古不变。蓝天白云依旧清爽,田野上泥土的芬芳一如既往,老屋檐下,伸手可及幼时的鸟巢。中午了,家家烟囱里冒着炊烟,不经意便勾起我深深埋着的乡情,如梦如幻。傍晚时分的阳光有点慵懒,更有点涣散,少了些许炙热,多了几分茫然。那田埂上蹦跳的罗雀似乎喜欢这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洒在一望无垠的稻田,满满地收藏了成熟的气息,那青藤紫花,如梦如醉,虽不曾有惺忪的跳跃,却不失朦胧的滋味,在咀嚼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嘴角上扬45度,我看见,炊烟下的身影,还在;我闻见,故乡的味道,还在。
【推荐】炊烟的优秀作文(5):
又见家乡炊烟,那缕“沉甸甸”的炊烟。
站在村口,清风夹杂着青蓝色的炊烟,闻不出其中的花香或草味,只是轻轻撩动额前的头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谈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身上的风尘,一股棉花糖般的甘甜由然而生。
蓝蓝的天似一面幕布,别着几朵雪的云彩,凉风掠起,激起树叶的窃窃笑语。多么喜欢的家乡那缕炊烟,托起岁月的痕迹。
又见家乡的炊烟,是奶奶在烧水的那缕炊烟,是大伯娘在做点心的那缕炊烟,是妈妈在煮饭的那缕炊烟。远远望去,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大伯朝着熟悉的那缕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似乎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
这幅温馨的画卷,足以同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媲美。可如今炊烟在我那所城市已经灭绝了。
清晨,东升的旭日,方丈的光芒,波光粼粼的河面,像一条金色蜿蜒的龙横卧在大地上;黄昏,西沉的落日,在河流的源头挂上一抹红晕,唱晚的渔舟荡在河上,满载快乐和幸福,似一幅完美的绘画艺术品;深夜,深蓝的天空,缀满星辰,无限遐想随流水奔向东方,仿佛是一条挂满宝石的玉带。一切都一如既往,只是那缕炊烟如风般悄然而去。或许吧,人们认为炊烟带来的更多的是危害。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炊烟,最不该被人遗忘的还是炊烟。
炊烟是宁静而淡泊,它总能准时地在大山里颤悠悠地升走;它总能安详地从村庄的每个草茅屋里飘过;它总能随着风的足迹,悄悄掠过前方那片松树林。自然的影子,在那缕炊烟下也显得漫不经心,也了无痕迹,但这绿意般的幸福却从山脚延伸到山顶,流光溢彩,沁人心脾。
炊烟,只有炊烟,一生以这种姿态生长,因为它深深地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它走了,它什么也没带走。当一阵清脆的鸟鸣声穿破黎明的晨雾,当一缕朝阳射破万丈浓云,它缓缓升起。奶奶曾说过:“这炊烟啊,才是人真正成长的速度。”默默地望着炊烟飞起来,上升,上升……直达过去的天空,那便是童年的高度。
可如今,花朵凋零,小草枯败,大地变得颓废,山壁变得只剩下光秃秃的岩石……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颓废,凄凉,就连那缕炊烟也一去不复返。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勾起我回忆,响起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