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的作文3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仁爱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仁爱的作文(1):
——“仁爱儿童基金会”
现在,我已经是“仁爱儿童基金会”的CEO了,这是我自儿童学专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我最明智和光荣的选择。
还记得在我十二岁那年,在手机上看到无数山区贫困儿童的照片,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反映云南干海子村的儿童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过着和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从那时起我树立了长大后从事帮助贫困儿童的工作的梦想。
这几年来,我和我的团队用捐献的资金为山区的孩子们建造了学校,请老师为他们上课。主要是从小在他们心中树立“帮助别人”“努力学习”“为儿童服务”的三大理念。这里不仅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了学习服务,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中360度无死角的帮助。我们更通过“心连心”平台为儿童和家长提供上门服务,满足他们所有生活困难的需求。在学校,我们还会适当的加入高科技教学,让孩子们有全新的体验,我们更强调了对孩子的“仁爱”与“关怀”。每位孩子在捐助下快乐成长,每年我们还会对他们发新衣服和文具等各种需要的物品
在我们的建设和关怀下,已经有不少孩子完成了他们的梦想。
1年前,我和我的父母一起来到了我们精心呵护的干海子村,刚到门口,就有一个小女孩跑到我面前,说:“阿姨好“。看到她们这么有礼貌,我心里十分开心。
自从来到这里,我年过半百的母亲也自告奋勇的担任语文老师,我也常常和他们一起听课。我发现,他们非常渴望学到知识,想要为祖国做出奉献。看着他们,更坚定了我的决心,我一定要帮助更多的山里孩子。
今天是2035年的最后一天,是我们全体员工的总结大会。我和他们讲了我去干海子春的心得体会,让我们共同努力,发现更多人才,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仁爱的作文(2):
2035年,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仁爱医院开张了。作为院长的我和伙伴们一起创办了这所医院,我想这是我多年来最明智、最正确的选择。
记得在我九岁那年,看见新闻上播报数位高龄老人因无人照顾,在家中床上病逝,遗体多日后才被家人发现,我当时心里就埋下了一个长大要当医生的梦想。随着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的梦想从“做一位医生,救活更多的人”变为创办一所“关爱老人”的医院,使他们平时受照顾,生病有人治疗并且苦闷时心理问题有人疏导。
我们把病房打造成可视病房,全玻璃的阳光房不仅从外界可以毫无阻隔的看见病房内的情况,还可以恒温、恒湿。病人呆在医院任何角落都不会感到头晕,因为整所医院都配备了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老人们住在这里,每天可以尽情的享受阳光和洁净的空气。一旦身体有任何不适,只需要“嗯嗯”两声,头顶上的显示屏就会出现医生关切的面容,询问他们哪里不舒服。很快,值班的医生就会走进房间,给老人们做更全面的检查。在“仁爱医院”,医生不是称呼老人们病床号,而是亲切的称呼“赵妈妈”或“王爷爷”。半年前,我的叔爷爷经常晚上会做噩梦,也常常失眠。于是我建议他来我们医院检查身体,我们发现他的身体没问题,而是因为有烦心的事情。所以我们给他做了心理疏导,很快他晚上做噩梦的次数就明显变少了。
现在,科技有了极大的进步,智能化的机器人医生已经在我们医院大面积使用。电子医生们利用各种光学探头、电子探头深入病人体内近距离观察病灶。机器人医生们的机械臂精细的操作着纳米级的声波手术刀、激光手术刀进行手术操作。机器人医生会在手术前下载中央处理器分析并且做好的手术方案。
手术方案分成ABC三种,分别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手术的风险可以降到最低,我们医院自豪的宣布,现在手术成功的比例是100%。
因为我们的医院是非盈利机构,我们更加关心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所以更多的人们开始选择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愿意住到我们医院来,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仁爱的作文(3):
最近阅读《仁爱一生》,内心不禁被主人公德雷莎修女深深打动,她用自己的真诚无私,把爱的泉水流入最贫困、最需要关心的人们的心田,并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格尊重,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点燃起他们对生命的希望。她的言行为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她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世界,赢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相貌平平的甘地,在印度享有极高的威望,被尊称为“圣雄”。同样源于那颗朴素的仁爱之心。记得有一次上火车,在拥挤的人群中,他脚上的一只布鞋掉了下去。火车开了,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另外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地方扔去。当时很多人疑惑不解?甘地却开心地说:“如果一个穷人,他正好从铁路上经过,这样就可以拣到一双鞋了。”他抛下的分明是一颗仁爱之心,给大地留下了一路回味无穷的甜蜜。正所谓人如其名。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谈到过三种伟大:“帝王首领的伟大、精神理智的伟大以及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罗曼·罗兰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从历史上看那些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充其量只是些空虚的偶像,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而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则令人心悦诚服。
去年我在《晋商遇到灾荒年》一文中看到这样的感人故事:一向以勤俭著称的常家盖戏楼,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作为救济乡里穷人的一种方法。同乡的许多人家平常过惯了小康日子,到了灾年,难以放下面子,去粥棚领取施舍。常家深知这一点,希望这些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于是就想出了盖戏楼的方法。常家规定,只要搬一块砖,就可以管一天的饭。大灾持续了三年,常家的戏楼也盖了三年。
晋商的另一代表乔家掌门人乔致庸虽年逾八旬,但是仍然身体力行,他决定在街上设锅施粥,并要求所熬的粥,一定要达到“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的标准。
诸如此类的善举充分体现了晋商的仁爱之心,可以说当时的晋商富可敌国,但并没有受到“仇富”的威胁。光绪年间,一股流窜的土匪想抢劫乔家,但在整个乔家堡村却找不到一个耳目,最后只好知难而退。常家的老人去世时,经常有三乡五里的人来送葬。解放后,这些大户人家的长工或佣人几乎没人出来控诉受剥削的“血泪史”。曾经在乔家当伙计的王俊已经90岁了,他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乔家人”,提起乔家就无限亲切,热泪盈眶。
我想真正能恩泽子孙后代的就是这种无私的仁爱。孔子之所以为世人敬重,关键在于他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并为世界人民所认可。仁爱是一种“世界语”,拥有永恒的温暖,它能超越时空,慰藉每一颗心灵,给人信任与力量,让人拥有持久的幸福。
古今中外的无数历史事实也反复证明:“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中国古代兵书《司马法》),我想以此类推“人虽微,仁爱必久”,它是和谐之源。
因此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千万别忘了奉献自己的一份仁爱。
字数12082007-5-29夜修改
本文获张家港市“以史为鉴话和谐”征文三等奖
原载2007-8-22笑言天涯网